正在阅读:奉新一学生感恩,为老师守墓三年,“孝子墓 ”让多少人肃然起敬!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人文历史 / 正文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奉新一学生感恩,为老师守墓三年,“孝子墓 ”让多少人肃然起敬!

转载 徐璐2022/12/14 09:58:00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微信公众号 作者:奉新远航信息网 216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

罗坊梧岗有座“孝子墓”

南唐时期,奉新县进城乡(现罗市)的罗氏家族有罗靖、罗简两兄弟,兄弟二人饱学儒家经典,性情恬淡,志行高洁。当时的朝廷重臣和地方官员知道俩兄弟有德有才,很有名气,便争相招致门下重用,但兄弟俩不为高官高官厚禄所动,婉言谢绝邀请,甘愿做平民百姓。他俩平生除读书著文外,爱广交天下名流,特别与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徐铉交往甚密,经常在一起切磋文学和义理之学,相互吸引成为知己。

罗靖、罗简兄弟为寻求一种避世隐居的生活方式,在现今罗坊梧岗村的梧桐山下创办了一所书院,因山上多有梧桐树,故取名“梧桐书院”。

梧桐书院

位于罗坊梧岗村

书院开中华书院的教育之先河,集传授教育、自学研修、藏书著作为一体,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开山鼻祖和中国民众教育的宗庭。书院秀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禅宗文化以及雄厚的罗氏家族实力,吸引了无以数计的各地人才驻留书院,名师硕儒云集,盛况空前。罗隐、吴承恩、罗贯中、苏轼、黄庭坚、徐铉、唐寅、朱耷等均长期在此客居讲授和研修,留下了众多的不朽名作和美好的传说及其佳话。其影响覆盖巴蜀、中原、江南、岭南等大半个中国。


樊明芳老师编著的《罗市文史钩沉》一书中,较详细地介绍了“梧桐书院”的兴盛与衰落。梧桐书院从初创到终结,走过了一千二百多年的风雨历程,是世界上时间存在最久的古老学校和教育机构。有文字载:“宋传二百余年之后,即宋淳熙间,罗氏兄弟早已作古,二人同一罗围葬于进城乡罗坊龙泉山,兄弟俩创办的梧桐书院亦不复存在。” 根据这一记载,前不久,笔者在罗坊梧桐书院副院长张辉显的引荐下,找到了罗靖、罗简兄弟的原葬墓地,民间俗称“孝子墓”,并在采访中搜集到一个让人无不感动的历史故事。

梧桐书院副院长张辉显指证

“孝子亭”就建在此处

梧桐书院的创始人罗靖、罗简在开办书院后,除国内一些名人贤达,文人墨客前来书院听取讲习理学、研讨义理外,还有一些家境宭困的年青人也经常来傍听求学。据传罗坊“严、罗、王、邓”四大家族中几乎都有人在梧桐书院读过书、听过讲习。有一位叫严广的青年因家贫在梧桐书院傍听引起了罗靖、罗简兄弟的关注。严广年少,却天资聪慧,好学上进,为人厚道善良。罗氏兄弟了解到严广家中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,因家境困难无钱供读,只好来书院傍听偷学,便破例安排他进入课堂读书习文。这严广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,且懂人情世故,课前课后帮助罗靖兄弟打理一些扫地,冲茶等事务。他有理有节,礼恭周到,机灵谦逊,颇受罗靖兄弟和来书院讲习、求学者的喜欢。不久,严广的母亲去世,罗靖、罗简兄弟得知严广无钱葬母,便出钱安排得力门生帮严广厚葬了母亲。之后,严广视罗靖、罗简兄弟为义父,在梧桐书院安居下来,白天读书求学,晚上闭门护院,春夏秋冬,暑来寒往,岁月匆匆,一往数载……


《罗市文史钩沉》(樊明芳编著)载:梧桐书院是我国最早的17所书院之一,是江西最早的理学道场,无疑也是奉新最早创办的书院。罗坊历史上曾经考取过54名举人,9名进士,梧桐书院可谓是功不可没。2017年,罗市镇党委政府为打造秀美乡村亮点,将梧岗村的湖头开发为集安居、休闲、娱乐、旅游为一体的优美景区,重建了梧桐书院,已有千年历史的理学圣地必将重放异彩,再创辉煌!


 罗靖、罗简兄弟死于何时没有查到准确的时间,但他死后葬在罗坊梧岗村的“罗子山”(历史上称龙泉山)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。据张辉显介绍,罗靖兄弟的母亲死后,他俩在此山修了一座较大的坟墓,用石罗围,颇为肃穆壮观。若干年后,罗靖、罗简兄弟去世,后人又把兄弟俩安葬在他们母亲的坟墓边,并修建了一座孝子亭。

罗靖、罗简兄弟母亲的墓址

罗靖墓址

罗简墓址
严广“孝子墓”址

笔者在采访86岁的老人喻光灯得知,罗靖兄弟死后,他的学生严广为了报答义父的教养之恩,毅然决定为罗靖、罗简兄弟留发守墓三年。严广吃住在墓地的孝子亭,每天敬香跪拜,以寄托对恩师又是义父的深深怀念和感恩。当地民众为严广的孝心所感动,常有人备些物品去坟地看他,甚至有人为他作伴在坟地过夜,以缓和严广的寂寞和凄凉。严广在守墓第三年的最后三天,因心忧身疲,积劳成疾而不幸倒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,完成了为恩师、义父守孝三年的夙愿。




笔者采访喻光灯老人


严广守孝三年守得长发披肩,胡须雪白,守得墓地花开花落,山竹挺拔见长,守得晨曦日出,月落星沉,守出了他一生贫穷不渝志的骨气,守出了他一代文人报恩有始终的承诺。人们为了纪念他,将他安葬在罗靖、罗简兄弟墓边,称此墓为“孝子墓”,一直沿袭至今。每当清明时节,仍有严氏和罗氏后裔前去墓地凭吊、烧香,以示对前人的敬畏和尊重。


大约在50年代初期,罗坊修大桥的岸头,民工把“孝子墓”地能利用的石条几乎全部挖走。“孝子墓”和“孝子亭”,罗靖、罗简兄弟以及母亲的墓地,被毁于一旦,只存遗址,如今墓地满目疮痍,一片凄凉。2017年奉新县文广新局下拔了一些的资金给罗氏后人抢修重建,至今仍不见其效。


建于50年代初期的罗坊大桥岸头

朋友, 你若有闲暇来罗市一日游玩,先漫步湖头秀美乡村,回廊赏荷,再参观梧桐书院,沾沾文气墨香,后转道“孝子墓”,送上一束鲜花,以表达敬重之情。顺道不远登上阴村莲花萏山,瞻仰一代清吏甘汝来的国葬墓地,领略甘公清廉之正气,沿路看风景如画,山涧飞瀑的“萝卜潭”,又借道走进“普化寺”,听千年禅钟暮鼓山谷余音,中饭可在罗市镇上“老九”、“随缘”饭店就餐美味佳肴。随后可去港下村看日新月异的变化,参观“红军时期宣传鼓动家”彭加伦生平事迹展览,顺路到北岑庙朝拜杨阿公,抽一灵签,了却心愿。还可回到冶城察看“九幢”进的一些古建,寻访奉新第一个党支部建立时的遗址,再去看看五百年前奉新潦河上第一座石桥“永济桥”的遗存,那场面定能让你声声感叹。这条游玩线路一定让你留连往返,收获颇多。罗市“烟梦飞瀑,韵写千秋”,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……

罗坊湖头秀美乡村游览示意标志


(采编此文得到了梧桐书院副院长张辉显、喻光灯老人、梧岗村村委以及群众的大力支持,在此一并致谢!)


甘道友

奉新罗市人,县财政局退休干部。曾聘为《中国企业家报》、《法制周报》多家报刊记者。有《那远去的日子》、《长城能推倒吗》、《活在当下》、《尽在语中》、《酒啊,酒》、《广阔天地绽芳华》专著出版。系中国新文学转型协会会员,中国民间故事协会会员,宜春作家协会会员。

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

专题

查看更多